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看“妖魔”如何被驯化(宋磊)

  《罗小黑战记》是一部精彩的心理学教材式影片,其核心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言以蔽之,就是被绑架者爱上绑匪的故事。进化心理学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还有这样的解释,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如果说罗小黑就是那个新生婴儿的话,那么它先后遇到的风息和无限,就是那个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它先后被这两个人“绑架”,而这两个绑匪也对小黑施与食物、住所,小黑因此对这两个人产生了感激、依赖和崇拜。特别是无限,影片花了大量笔墨讲述他怎样从岛上“绑架”了小黑,两个人被迫共存在一则小舟之上,小黑逐渐从畏惧、反抗到顺从、依赖于他的全过程。

  影片恰到好处地包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发挥作用的若干共性条件。如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认识到绑匪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等等。罗小黑经过多次逃跑失败,最终认识到无法从无限手里逃走。而当小黑落水无法自救时,无限又适时施以援手。在很长的一段海上漂泊路途中,小黑无法接触到无限以外的任何外界讯息,接触到的一些妖魔,也都是无限的朋友。

  所以小黑最终被无限所驯化,就是必然的结果。人是可以被驯养的,妖魔更是如此,只不过已经成年的风息不甘于被驯养,而还处在情智发育期的小黑来说,更容易被外界影响罢了。所以影片结尾,当小黑哭喊着不肯离开无限的时候,这个被设置好的泪点没太打动我,我宁愿小黑与无限依依不舍地分离,宁愿它心里记着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但精神上要早日摆脱对无限的依赖才能更加自立和成长。有时候有点缺憾的分离比大团圆的相聚要更打动人,如果《千与千寻》里千寻最后和白龙没有分离,那这个故事就流俗了。

  这部影片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绑匪”一方最终对“被绑架者”也产生了情感,从而使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情绪不是一种“单相思”。但同时,影片最遗憾的地方也在于此。就是它没有揭示出无限的生活圈里有罗小黑的加入,对他本人有怎样的改变。是懂得爱了,还是解开了什么心结?只是从头酷到尾的话,就会缺少真正打动人心的那个点。其实影片如果能花5分钟的笔墨来讲一讲无限的身世,为什么他这么强,为什么他作为人却要帮助妖魔,会让这个人物更加立体。观众只有了解了一个人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现在。而小黑的存在一定是在无限的平静心湖中投入了一颗石子,使其产生了早已忘却的波澜,最终这种波澜也扩散成为足以使无限改变和成长的惊涛。

  小黑时而为猫,时而为人。它什么时候是猫的形态,什么时候是人的形态,不应是随意设置的,而应是有讲究的。我个人觉得,它处在未被驯化的状态时应该是猫,而被驯化的状态时应该是人。它从猫到人,不是一种进化,而是一种驯化。

  “领域”是影片一个很重要也很有趣的设定,代表了某种保护机制,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防卫。风息张开的“领域”实际使他获得的是一种心理安慰。但可惜影片并没有把“领域”真正表现好。首先,从物理性质上看,小黑首次释放“领域”,海浪都被排斥在外,说明“领域”的张开是个排斥外界的过程。而后来风息打开的“领域”,在扩张时却把城市包裹进来,没有产生排斥作用,前后矛盾。其次,“领域”中的风息和无限打了个平手,这和“领域”主人在自己的“领域”中是“神”一样存在的设定大相径庭,按理说应该是风息把无限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才对。也只有把无限逼入绝境,才能突显无限舍身进入“领域”去救小黑的情谊之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只有把无限逼入绝境,才能让小黑的复活变得更有价值,产生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逆转***。最后,影片没有把关于“领域”的编剧智慧发挥到极致。无限也有着自己的“领域”,如果他在风息张开的“领域”中使用了自己的空间法术,进入自己的“领域”,那么会怎么样呢?相信这应该是观众非常想看到的。

  不过总的来看,影片还是延续了《罗小黑战记》系列动画片的整体风格,色彩淡雅,动作流畅,音色秀美,处处有充满想象力的形象、符号、场景,是一部制作质量颇高的二维动画片。在三维动画林立的市场上,可以说是一股清风。特别是影片中有一段让中国画中的角色活起来的戏,看得人心旷神怡,这是只有动画艺术才能带给人的魅力。虽然剧情饱满度和逻辑性与“小黑粉”的要求可能还有一些距离,但也算瑕不掩瑜了。

 

  (作者:宋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