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电影《绝密工程》:10万工程兵从朝鲜转战“两弹一星”基地

中华儿女的又一部英雄史诗

——电影《绝密工程》观后感

  10月16日下午,电影《绝密工程》的映前观摩会在湖南省音乐厅举行,这是一部讲述从朝鲜战场归来,征尘未洗便投身“两弹一星”基地建设的10万工程兵的故事。总体上来说,这部电影的素材充分,内容翔实,情感充沛,是一部用心的电影佳作。

  由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因素,此前,市场上几乎未出现过相同题材的电影,对于中国核试验的焦点也多聚焦于几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但是,这样大的一个工程,必然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意味着有无数无名英雄为这个工程的开展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这部电影,正是聚焦于这些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们,他们为了这项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他们的实际行动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最好诠释。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旧为了完成任务攻坚克难,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奉献,这样浩大的绝密工程,才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

  影片塑造的英雄群像,角色鲜明,丰富而独特。无论是从自己嘴里给战士们省下口粮,为了大家能吃饱不惜去打劫运粮车的老班长,还是一身铮铮铁骨却不乏体贴细心的营长魏铁北;亦或是娇俏动人坚持原则的刘小溪,还有稍显稚嫩却勇担职责的小石头……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为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份理想信念,献出青春,献出生命,甚至还献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影片中深刻的情感也令人为之动容。老班长对战士们的关怀和照顾,就像是一位父亲;魏营长和教导员之间的友情,默契而真挚;魏营长跟刘小溪之间三番两次的因为救命之恩产生的朦胧情愫,感人至深;还有魏营长跟小石头之间这种前辈带着晚辈的同袍之谊……所有的感情交织在一起,都发生在这片茫茫的戈壁上,影片通过片段式的叙事方法,将戈壁滩上发生的动人故事像一串珍珠一样串联起来。

  在这之中,又尤其以魏营长跟刘小溪的感情线最为突出,刘小溪是工程技术员,这两个人在戈壁滩上相遇,其实是重逢。他们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早有前缘,魏营长三番两次出手搭救刘小溪的性命,深厚的革命友谊让两人之间的爱情萌芽有了良好的基础。断粮的时候,刘小溪把有限的窝窝头省出来给魏营长吃;得知魏营长也属兔,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兔子工艺品送给魏营长;看到魏营长的毛衣破旧了,亲手给魏营长织了一件新毛衣。

  悲剧的成功在于,这样温暖的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美好,在一瞬间被打破。刘小溪给魏营长送完毛衣之后,在一次任务当中被风沙掩埋,壮烈牺牲。

  颇有些的遗憾的是,影片中的角色相继离去,但影片留给观众悲伤的时间并不多,片段之间非常紧凑。或许也正像他们当时的情况:没有多余的时间悲伤,只有掩埋了逝去的同伴之后,继续咬牙坚持。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时长,这样多的情景呈现,略显逼仄,如果能够有更大的容量去叙述这当中的每个细节,应该会更加的动人,要是能够有机会被改编成电视剧,可能会更加细致和震撼。

  电影很好的重现了十万工程兵抵达戈壁滩开展工程劳动的场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情感能够通过电影的镜头语言进行充分的表达。

  电影对白和演员扎实的台词功底,是电影的十分鲜明的亮点,每个角色对台词的演绎,情感真挚而充沛。影片节奏张弛有度。影片开头20分钟,对于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角色也依次出场,随后,随着一场沙尘暴的来袭,故事慢慢展开,紧张又激烈的气氛随之而来:恶劣的天气、断粮、流沙、塌方……困难重重,艰险万分。

  如果没有这样一群工程兵用自己的血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曾经,他们的名字被抹去;现在,他们的事业仍在传承。

  《绝密工程》这部影片,记录着他们的壮烈奉献,铭记着这群不朽的英雄。

 

  (作者:任彧婵,单位:长沙市文联网络文艺发展中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