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双城故事《上海、香港电影的孪生历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8:57
  • 38

上海、香港电影的孪生历史

——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

有关中国早期电影的文艺理论书籍,的确是香港以及海外华人的研究更胜一筹、突破窠臼。傅葆石先生的选题着实特别:“政局交替”对上海、香港这两座城市电影发展的促进和影响,从民族资本的兴起、殖民的统治、日本的侵占、国民***的接收一直说到新中国的即将诞生。

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从简单的政治立场去看这一时期的两地电影。他所关注的是时代背景、电影人从业的缘起、市场推广(这点很新鲜)乃至影评界的态度。全书共分五个章节,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第三章可以互为呼应,分别谈了孤岛时期的上海电影以及香港电影的诞生及日据时期香港电影的情况,第四章则着墨于孤岛时期上海电影的生存状态,最后一章则是讲述日军投降后,中国电影中心从上海转移到香港并在香港继续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每一章,作者又着重以几部具有指标意义的电影的文化内涵、市场策略、社会评论、遭遇的命运来印证对这一时期电影发展的论述。比如第二章里的《貂婵》、《木兰从军》,第三章里的《游击进行曲》、《南国姐妹花》,第四章中的《万世流芳》、《春江遗恨》,第五章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太太万岁》和《清宫密史》等。

而傅葆石先生的行文则着重于描述前人少于评论或者敏感的议题。比如新华公司老板张善琨对电影商业制度的建立,拍摄《木兰从军》时对女主角陈云裳的整体策划包装。《南国姐妹花》这部37—45年期间唯一一部被保留下来的粤语片的影片结构所折射出的港人心态及当时流行的电影拍片方式;而被定位成汉奸电影的《万世流芳》也因作者的仔细观察和分析逗漏出复杂时局对电影成片过程中这样那样的影响,以期尽量客观地还原电影本身。让人对这些可能已经淹没在历史风云中的电影和背后的故事有新的角度加以认识、思考。

看罢全书,有一个特殊词汇印记深刻:也是作者提到的“他者的中国”。的确,那是一个特殊的中国,殖民色彩、资本主义两大因素是上海和香港的文化一直不能被公正、全面认识的障碍,虽说它们贡献巨大。如果,你对早期的中国电影变迁感兴趣,如果你对上海、香港在电影文化上的孪生故事感兴趣,不妨拿起此书一读,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文:Twinbed

阅读全文